对日决战中的东北抗联(下)

周保中、李兆麟将东北抗联教导旅现在部队分成四个作战集群。第一作战集群为苏军对日开战前便伞降于日军后的先遣小分队,将在东北各个区域内相互呼应,相互支援,袭扰日军后方,切断敌人的联络和交通;第二作战集群是那些已经在敌后的侦察分队,他们将迅速向指定地点集结,执行战术侦察任务,随时掌握关东军的动向;

第三作战集群是从现有人员中组建分遣队,编入苏军的攻击部队中,作为向导、翻译的先头部队,直接参加苏军对日作战;第四作战集群是东北抗联教导旅剩余人员,将以苏联红军独立步兵第八十八旅的番号,加入远东第二方面军的战斗序列中,担负佳木斯方向的作战任务。

哈尔滨松花江畔的苏联红军,照片中有一位长着亚洲面孔的军人,为抗联战士

同时,东北抗联教导旅总计20余组280人的侦察小组也同步出发。他们的任务是秘密潜回中国东北境内,在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长春及各个预定进攻方向上的要塞、交通枢纽、桥梁等战略要地抵近侦察,接近或潜入日军数百个营区、工事、弹药库、军事谍报指挥机关等要害设施,再次确认日军的实力与动向,将情报实时传回远东军指挥部。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9日,远东苏军总司令部所辖后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一、第二方面军主力部队越过国境,发起远东战役。东北抗联教导旅按照统一部署,积极配合苏军作战行动:担任远东第一方面侦察任务的抗联小分队先后于牡丹江海林、林口和东宁县大肚川等地空降;担任远东第二方面军向导任务的抗联小分队与苏军一起乘水陆两用车,分别向富锦、佳木斯、宝清等地挺进;在东北坚持游击战和执行侦察任务的抗联小分队积极掌握日领军动向,并向日伪运输线出击。

苏联坦克部队穿过大兴安岭进入中国境内对日作战

在苏军摧枯拉巧般的攻势面前,日本关东军仅十余日即土崩瓦解。在此期间,八十八旅的战士们不仅摸清了日本关东军的军力部署情况,还多次完成暗杀、破坏等任务,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莫过于炸毁虎头要塞的“亚洲第一炮”。

在苏联远东乌苏里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对面中国境内不远处,有座海拔高度118米的猛虎山,关东军将这一地域划为军事禁区,征调劳工数万人修筑工事。前后历时6年,关东军用十数万中国战俘和劳工的白骨垒砌出一座堡垒要塞,因靠近虎头镇,故被命名为“虎头要塞”。

鼎盛时期,虎头要塞守备队兵力达1.2万人。除了部署有300毫米榴弹炮2门、240毫米榴弹炮2门、150毫米加农炮6门、100毫米榴弹炮8门组成的炮群之外,日本关东军还将当时号称“亚洲口径第一”的410毫米要塞炮从日本东京湾拆运到虎头,直到1945年6月才安装完成。

日本关东军虎头要塞遗留的炮弹

如此重要的目标,当然早已纳入东北抗联教导旅的侦察和打击范围。1945年7月,东北抗联教导旅派出两支特遣队分别空降虎林周边地区,在侦察的的同时,伺机对虎头要塞下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战友—1942年派遣回国的王亚东、冯淑艳夫妇。在王亚东、冯淑艳夫妇介绍下,特遣队知晓了虎头炮台的软肋—电站。

410毫米的巨炮,其身管、炮架、转台,加上扬弹设备,自重超过了300吨,全靠后山的一个电站供应电力才能驱动。特遣队员决定化装成开拓团的自卫队员,混进虎头要塞,炸了炮台的电力系统。日本作家、前虎头要塞士兵冈畸哲夫在《日苏虎头决战秘录》中描述了抗联战士炸炮台的全过程:

在虎头要塞开战的初期,有一批当地日本开拓团的侨民逃向虎头要塞,几名持枪的日本武装人员在护送他们。当这些人员纷纷进入要塞的时候,冈崎哲夫看到其中一个人的脸不像日本人,就用日语问了这个人一句话,而这个人却对他笑一笑没有回答,就继续随着侨民一起进到工事里面去了。几分钟以后,要塞里面发生了爆炸。最终失去了巨炮的“虎头要塞”迅速为苏军所攻占。

虎头要塞遗址抗日英雄雕塑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据此,抗联教导旅根据党中央的号召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并按照苏联远东红军的统一部署,及时调整作战计划和战后的具体部署。教导旅制定了新的行动方案:反攻后迅速抢占57个战略要地,以接收中国东北;撤销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建制。同时决定,除病患、孕妇、体弱人员、儿童等暂留苏联,其余官兵全部返回中国东北,执行上述任务。

9月初,教导旅分4批先后到达12个战略中心点。9月中旬,教导旅进驻112个大中城市,45个中小城镇,正式改名为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部设在长春,周保中任总司令,并在各大战略中心点建立了各地区的东北人民自卫军司令部。至10月下旬,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兵力发展到4万余人,收缴日伪军步枪近6万支、轻重机枪2800余挺、子弹1200余万发。

1945年8月20日,日本关东军士兵在哈尔滨向苏联红军缴械

9月14日,中共中央为加强东北地区的领导力量,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从此,东北的党组织和党中央之间中断了8年之久的关系终于恢复。9月20日,周保中和崔石泉赶到沈阳,向刚到任的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彭真汇报工作。从此,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指战员在党中央和东北局的统一领导下踏上了新征程。

1945年12月,在东北主持工作的苏联元帅马林诺夫斯基向周保中告知了苏军的撤军时间表。据此,周保中向所有抗联同志发出通报,要求他们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使人民自治军在苏联撤退的同时立即接管驻地;抗联人员也在此时宣布脱离苏军关系。这一工作,直到1946年4月下旬全部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