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与抗联第一路军(上)

随着抗联第一、二军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中国东北的东部与南部的斗争形式“已不可分离”,抗联第一、二军也成为威胁当地日伪反动统治的两支强有力劲旅。在这一背景下,1936年7月,由魏拯民和杨靖宇共同主持,决定将抗联第一、二两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并由杨靖宇任第一路军总司令,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委员。

杨靖宇肖像

抗联第一路军辖抗联第一军和第二军,共6个师;第一军辖第一、二、三师;第二军辖第四、五、六师。第一路军的活动范围,“北至永吉,南至凤城,东至长白山,西至康平、法库一带”。随着抗联第一路军的组成,第一、二军密切配合,歼灭了大批日、“满”军和伪满警察。其中一个典型的战例,就是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路军第一军军部和直属教导团、机枪连等部队南下通化。

1936年8月4日,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途经通化县四道江,得知伪满洲国军混成第六旅第七团团长邵本良押运大车队正在开赴八道江,杨靖宇立即命令部队在浑江大拐弯子实施伏击。在这场伏击战里,抗联击毙日伪军50余人,缴枪50余支和10余大车物资,可惜邵本良本人侥幸化装逃脱。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一部在桦甸露营

十几天后,抗联第二军又发动对抚松县城的袭击。这是日伪在通化山区进攻抗日联军的一个大据点,驻有日军300余人,伪满洲国军1个营,还有1支伪警察队。8月17日凌晨3时,抗联第二军联合当地的抗日义勇军共1200余人,对抚松县城发动大规模的突袭。经一昼夜火力攻击,因缺少重武器,攻城战斗仍无进展,敌人援兵又将到达,第二军不得不及时撤出战斗。此次战斗虽未达到占领县城的目的,却使敌人极为震惊。

对于伪满洲国及其实际统治者日本帝国主义而言,东北抗联的存在,不啻芒刺在背,必欲除之而后快。1936年10月至1937年3月,日伪当局根据其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以将近3万人的庞大兵力,首先对伪满东边道北部通化、辑安、临江、长白、抚松、?江、辉南、金川、柳河等九县,发动为期6个月的“满军独立大讨伐”。

日伪军围攻东北抗联杨靖宇部使用的作战图

这一地区,正是抗联一路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按敌方估计,1936年9月,东边道北部9县有抗日军2200多人,其中中共部队(即抗联)有1500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自1936年10月至1937年夏,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军第四、第六师和第一军第二师密切配合,转战长白山区,进行了大小上百次战斗。抗日联军灵活使用游击战术,很多情况下,日伪作战部队无法找到抗联的踪迹,常常被拖得疲惫不堪。敌人妄图通过“东边通北部大讨伐”一举围歼这一地区抗联部队的美梦化为泡影。

全国抗战开始后,为牵制东北日军入关,活跃在南满地区的东北抗联第一军在军长兼政委杨靖宇的领导下,与抗联第二军密切配合,频频主动出击,袭扰敌人。1937年10月,杨靖宇指挥军部直属部队和第一师三团共200余名战士袭击了宽甸县双山子和四平街的守敌。驻双山子的日军守备队接到求援电话后,即派兵乘3辆汽车前往四平街救援,结果遭到抗联部队的伏击。此次战斗共进行2小时,毙伤日军30余人,伪军10余人,烧毁汽车3辆,缴获步枪30余去及许多军需物资。这是一个相当典型的“围点打援”战例。

东北抗联战士

在同一个月,抗联第二军也决定集中军教导团、独立旅和第六师第八团共400人的兵力,以出其不意的战术奔袭辉南(今属吉林省通化市)县城。城内驻有日、伪军近200人、伪警察数十人,另外还有伪自卫团和伪警察训练所学员,加上精良的武器装备、高墙深壕和坚固壁垒,敌人自以为万无一失。

结果,10月26日凌晨,抗联第二军部队首先攻破敌人防守相对较弱的南门。随后,兵分几路冲进城内。日军守备队企图负隅顽抗,结果被抗联战士一举击毙20余人,伪军警见此情景,纷纷举手投降。第二军战士迅速攻占敌人军需仓库,搬运出大批粮食、弹药、布匹和药品等军用物资。拂晓时分,抗联第二军部队撤出县城。

日伪统治者为消灭抗联第一路军,于1937年冬,以“围剿”抗联第一路军为目标,在东南满地区又展开“大讨伐”。为粉碎敌人进攻,有效保存自己,抗联第一路军各部避敌锋芒,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伺机歼灭敌人 。1938年2月,杨靖宇留下一军参谋长安光勋指挥一师及直属游击队坚持斗争,然后率一军部直属部队从桓仁背上,来到辑安(今集安)县老岭山区活动。

穿着缴获日军服装的韩仁和(抗联一路军警卫旅政委,前排左二)与一路军挺进桓仁

老岭是长白山在辑安地段的山脉,该地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杨靖宇率部来到辑安老岭地区后,派出干部、战士广泛发动群众,开辟地方工作,经过努力,在大东岔和八宝沟为中心的百余里狭长区域,建立起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当时,伪满正在修建“通辑铁路”。破坏敌人的这条铁路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过侦察,抗联确定了攻击目标—老岭隧道。杨靖宇先派部分战士化装成劳工混入工地。1938年3月13日黄昏,杨靖宇指挥军部直属部队500余人分路向工地守敌发起攻击。我军里应外合,迅速歼灭守敌,结果战斗,然后打开仓库,将弹药粮食运出,接着,放火烧毁变电所、工棚、仓库、办公室等。此次战斗毙伤俘日“满”军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