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下旬,周恩来正在办公,中央机要室送来一份电报。电文是以志愿军司令部名义发给军委的:“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时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周恩来楞住了,他忽地一下站起来,重新看了一遍电文。周恩来呆呆地坐了一会儿,才拿起毛笔,在电报上写道:“刘(少奇)、朱(德),因主席这两天身体不好,故未给他看。”那几天,毛泽东和江青都患了感冒。
事隔一个多月后的1951年1月2日,周恩来才把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先告诉了江青,并在电报后附了一封信。毛泽东身体好些后,办完公休息时,叶子龙和江青轻手轻脚地进来,把毛岸英牺牲的事用最简单的语言说了出来。
毛泽东正坐在沙发上,听到消息,慢慢仰起脸,也不说话,眼睛直盯着江青和叶子龙,好像看着两个陌生人。他俩则好像自己犯了错误,不敢说第二遍,也找不到什么劝慰的话,不约而同地垂下了头。
毛泽东敛起目光,漫无目的地四处看了一下,又看向桌上那盒烟。他伸手拿烟,两次都没从烟盒里抽出烟。站在一旁的卫士李银桥急忙抽出一支,帮他点上。毛泽东的手有些轻微抖动,长长的烟灰落在了地上。
又沉默了很久,毛泽东吸完第二支烟,把烟头拧灭在烟缸里,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毛泽东湿润的眼窝含着泪,没有落下。他仍然不停地吸烟,边吸边问起毛岸英牺牲的经过。最后只交代了一句:“这个事先不要告诉思齐(毛岸英的爱人)了,晚点儿,尽量晚点儿…”
1951年2月,彭德怀回国向毛泽东汇报情况后,说到毛岸英的牺牲,彭德怀十分不安,“主席,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
毛泽东穿着睡衣,在卧室里来回走着,脸色很不好看。他坐回座位,反过来宽慰彭德怀:“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现在美国已使用在朝鲜战场上的各型飞机约一千多架,你们千万不能疏忽大意,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司令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