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三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这对新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次访问最大的收获便是我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后,毛泽东迅速回国。因为他知道签订了这个条约,就对中国的安全和稳定,乃至世界和平,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法律上的保障,对下一步国内经济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
专列在浩瀚无际的西伯利亚平原上行驶着,毛泽东一边吸烟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色,此刻,他的心也在飞驰。他没有忘记,1945年中共七大上,他就提出了未来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宏伟计划。
返回北京的毛泽东,在中央高层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依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毛泽东所说的“别的事情”就是指经济建设。
1951年1月,正是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中央政府开始考虑用三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新生政权的巩固工作,为以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要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计划经济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