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二上庐山

1961年夏,毛泽东第二次上庐山,在同一个会场里,主持召开了党的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与国计民生生死攸关的工业、粮食、财贸及教育等问题。


根据周恩来、李富春早先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讨论、制定了由邓小平主持修改定稿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简称《工业七十条》)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简称《高教六十条》。


会上强调,今后三年的工作“必须以调整为中心“。由于执行了较为正确的方针,国民经济得以克服”左“的倾向,缓慢地恢复。但是,在政治上对彭德怀等人所做的错误结论仍未得到纠正。

此次毛泽东下榻“芦林一号“。面对庐山之秀丽不尽感受,他又作一诗《七绝.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标题中的李进即为江青。年近古稀的毛泽东,面对国内”三年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和国际强大的政治经济压力,把感情都隐于这山中,隐喻在这诗中。

不过,此时的毛泽东,已抛弃了不少“快马加鞭实现理想社会“的主观构想,多了几分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反思。美好的风光是在历经坎坷与险阻之后才能得以观赏的,这与毛泽东主张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发展观是相照应的。

作为诗人,毛泽东似乎更愿意用喑喻的办法来表白自己的心绪。

庐山人民剧院
毛泽东游仙人洞
...
毛泽东题诗手迹
...
毛泽东在庐山,江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