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上书《各贮疏》

---

贾谊对汉文帝说:“《管子》一书中说:‘仓库充实人们才会讲究礼节,衣服粮食充足人们才会有荣辱观念。’假如百姓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却乐意听命于君王的统治,这种事情,从古到今,我都没有听说过。古代有人说:‘一个农夫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要挨冻。’无论什么产品,生产它都有一定的季节时令,用起来如果毫无限制,物资就必会缺乏。

古人治理天下,安排得很细微、很周到,所以国家的积贮足以仗恃。现在,脱离农桑本业而从事工商业的人太多了。这是危害天下的一大流弊;追求奢侈的风俗,日益增长,这是危害天下的一大公害。这两种流弊和公害盛行,没有谁给以制止;政权面临毁坏,没有谁能挽救。天下财富,生产的人很少而挥霍的人却很多,怎能不枯竭!

“大汉建国以来,已近四十年了,国库和私人积贮数量之少,仍然令人悲哀痛惜。一旦老天不按时降雨,百姓就惶恐不安;年景不好,没有收成,百姓或者出卖爵位,或者自卖儿女,换粮度日。此类事情,皇上已经听到了。哪有天下如此危险而主上不惊惧的!

“世上有丰年有歉年,这是自然规律;古代圣王夏禹和商汤也都曾经历过。假如不幸出现了方圆两三千里的大面积旱灾,国家靠什么去救济百姓?突然间边境有紧急情况,征调数十百万将士,国家用什么供应军需?战争和旱灾同时发生,国家财力无法应付,就会天下大乱,有勇力的人啸聚部众劫掠地方;疲困和老弱的人,就相互交换子女,吃人肉。

政事的治理没有完全通畅,远方那些势力强大有称帝野心的人,就会一起举兵争着起事。如果发展到这般田地才大吃一惊,图谋制止,怎能来得及呢!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国家积贮了大量粮食而钱财有余,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以它为依凭,进攻就可以攻无不克,防守就牢固,作战就胜利,要感化、安抚敌人;或者吸引远方部族归附朝廷,怎么会招而不到!

“现在,如果驱使民众归返农事,都依附于土地,让天下人都从事生产满足本人生活需要,让工商业者、游民都改为从事农耕,那么,国家就会有充裕的积贮,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了,可以使国家富足天下安定,但却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情形,我私下为皇上感到惋惜!”

汉文帝被贾谊的话所打动,春季,正月十五日,下令举行籍田仪式,皇帝亲自耕作,为天下臣民作出表率。

五月,汉文帝下令说:“古代明君治理天下,朝廷专设鼓励献计献策的旌旗,竖立书写批评意见的木柱,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朝政的清明,鼓励臣民前来进谏。现在的法律中,有‘诽谤罪‘和‘妖言罪’,这就使得群臣不敢畅所欲言地批评朝政,皇帝无从得知自己的过失,这怎么能吸引远方的贤良之士到朝廷来呢?应当废除这些罪名!

九月,汉文帝下令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百姓依靠它而生存。有的百姓不从事农耕的本业,却去从事工商末业,所以百姓生活艰难。我对此甚为担忧,所以现在亲自率领群臣从事农业耕作,以提倡重视农业。今年只向天下百姓征收田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