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油-20A+轰-6N搭配“惊雷-1”空射远程导弹的组合,显著拓展了中国空军的打击半径和战略威慑能力,给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根据公开资料推测,改进后的轰-6N最大航程已达到约8000公里,作战半径约3500公里。这意味着,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轰-6已能覆盖第一岛链全域,并可前出至第二岛链边缘执行任务。
轰-6N作为轰-6家族的最新成员,最关键的一项改进是加装了空中受油管。这让它能够与运油-20大型空中加油机配合,实现“续航自由”。
运油-20A最大供油量超过90吨,可为多架轰-6N进行空中加油。如果只经过一次加油,轰-6N的作战半径就有望突破5000公里大关;通过精心规划的多次加油,其理论打击范围甚至可以进一步向前延伸。
我国对导弹射程有明确划分:近程导弹:<1000公里;中程导弹:1000-5000公里;中远程导弹:1500-5500公里;远程导弹:5000-8000公里;洲际导弹:>8000公里。
惊雷-1”被明确归类为“远程导弹”,那么它的最低射程门槛必然超过5000公里,保守估计在5000-6000公里之间,甚至可能更远。这是一种专为战略打击设计的大型空射弹道导弹或高超音速飞行器,威力巨大。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轰-6N的作战半径(经运油-20A加油后):≥ 5000公里;“惊雷-1”导弹的最小射程:≥ 5000公里。两者叠加,意味着轰-6N可以在距离基地5000公里外的安全空域发射导弹,再由导弹飞行5000公里以上攻击目标。
综合打击范围 = 5000公里(轰炸机前出) + 5000公里(导弹射程) = 至少10000公里的战略覆盖圈!这意味着什么?从中国东部机场起飞的轰-6N,在运油-20A的支援下,可以前出至第二岛链以东的太平洋上空,甚至直接飞到阿拉斯加附近。
在此位置发射“惊雷-1”,其射程足以覆盖美国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等关键战略要地,并对美国西海岸构成实质性威胁。在阿拉斯加发射的话,也可以直接威慑到华盛顿。(阿拉斯加离华盛顿也就5000公里左右)。“我们的轰-6终于能‘打到美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