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舰载歼击机—歼-35

歼-35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双发、中型、第五代隐形舰载战斗机。它主要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下属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SAIC)研制,旨在成为中国当前及未来航空母舰的主力舰载机,与歼-15形成“高低搭配”或逐步替代后者,以应对现代海空战场的严峻挑战。

歼-35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第五代战斗机的“4S”标准:隐身性(Stealth)、超音速巡航(Supercruise)、超机动性(Supermaneuverability)和超信息优势(Superior Avionics)。

歼-35舰载机

隐身设计:采用菱形机头、S形进气道(弯曲的进气道可以遮蔽发动机叶片,大幅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外倾双垂尾、机身边缘平行等经典隐身设计。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和新一代隐身涂料,以吸收和散射雷达波,使其雷达截面积非常小。配备内部弹舱,在执行隐身任务时,武器可全部内置,避免了外挂武器和副油箱对隐身性的破坏。

起落架结构进行了加强,以承受航母起降时巨大的冲击力。前起落架为双轮设计,并装有弹射牵引杆,明确显示其将适配于配备电磁弹射器的航母(如福建舰)。

歼-35舰载机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机首配备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强大的多目标探测、跟踪和攻击能力。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EODAS):机身上下分布多个光学窗口,为飞行员提供360°的全景红外视野,增强态势感知和导弹告警能力。

光电瞄准系统(EOTS): likely安装在机头下方,集成了红外搜索与跟踪、激光指示等功能,可在不开启雷达的情况下隐蔽索敌。高度综合化的座舱:配备大型多功能触摸显示屏、广角全息平显和先进的头盔显示/瞄准系统,大幅减轻飞行员负担。

歼-35舰载机着舰中

主要用途与作战定位:制空作战:首要任务是夺取并保持航母编队上空的制空权,拦截来袭的敌方飞机和巡航导弹,保护舰队安全。对海/对地攻击:凭借其隐身能力,可以穿透敌方防空网络,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方水面舰艇和地面高价值目标实施打击。

侦察与电子战:可搭载专用吊舱执行侦察任务,未来也可能发展出电子战变体(类似美国EA-18G“咆哮者”)。“忠诚僚机”指挥:未来可能作为指挥节点,控制无人“忠诚僚机”进行协同作战。

歼-35从福建舰上弹射起飞

歼-35的出现,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独立研制并装备隐形舰载战斗机的国家(仅次于美国),补齐了航母编队空中隐身打击能力的最大短板。它与福建舰(电磁弹射)、空警-600预警机、新型舰载直升机等共同构成了中国新一代航母作战体系的核心,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正式迈入“五代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