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首次亮相的新型坦克和支援战车“颜值”颇高,外形极具科幻感,炮台和车体上安装有多型光电传感器,并配有遥控武器站,以及主动防御系统。
“除了光电传感器,100坦克和战车还通过主动防御拦截弹和无人武器站防御来袭的反坦克弹药与无人机,这些技术都让我国新一代坦克装甲车在现代地面战争的高威胁环境下拥有强大的作战与生存能力。”
军事专家傅前哨告诉《环球时报》记者,100坦克属于我国的第四代坦克,重量上属于中型坦克。作为新一代坦克,它的设计理念与第三代坦克有所不同。过去的坦克更多是通过增加装甲厚度、使用复合装甲或反应装甲来增强被动防御能力,但这一理念在现代战场环境中被证实已经跟不上战场形势的变化。
他进一步介绍称,现代的反坦克弹药和无人机往往能够集中攻击坦克和装甲车的薄弱部位,比如难以叠加装甲的顶部。而此次亮相的100新型坦克和装甲车在被动防御的基础上,加强了主动防御系统,此外,拦截弹用于拦截小型无人机,大幅加强了坦克装甲车在无人机时代的生存能力。
《环球时报》记者还注意到。在100火力支援车的后部还携带有一架车载旋翼无人机。傅前哨介绍称,这种无人机可以前出侦察探测,进一步加强坦克装甲车的态势感知能力,破解敌方的埋伏。“不排除这种车载无人机还能够执行简单的察打一体甚至承担是‘自杀式攻击’的任务。”
此外,《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还注意到,除了车载设备之外,新型坦克和装甲车驾驶员的穿戴设备也是一大亮点,可以看到驾驶员戴有近似于AR眼镜的新设备。傅前哨介绍称,现场画面展示的细节显示,新型装甲战车的驾驶员可以通过屏幕或增强现实头戴设备对坦克周围进行360度的观瞄并迅速做出反应。
“从炮弹和装甲之间矛与盾的‘甲弹对抗’,迈向信息化和火力打击相结合的‘信火一体’,得益于信息化水平优势,新一代坦克装甲车的火力也会再上一个台阶。”傅前哨认为,100坦克不追求大口径,但在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链的支持下,选择不同的弹种,可以达到更高的打击精度,精准打击对手的薄弱环节,100火力支援车则可以与100坦克协同配合作战。坦克主炮火力强,但难以同时对付多个目标,这时火力支援车可以凭借更高的射速压制消灭诸如反坦克导弹发射手等没有装甲防护的目标或轻型装甲目标。
“100坦克和100火力支援车采用相同的底盘,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设计与维护成本,增强互联互通能力,进而提升作战效率。”傅前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