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军用无人机

中国十大军用无人机正以隐身、高超音速和AI技术重塑现代战争,从彩虹-7的万米高空侦察到攻击-11的舰载突防,从翼龙-3的实战验证到飞鸿-97A的蜂群作战,这些尖端装备不仅实现技术反超,更推动中国构建智能化作战体系,重新定义21世纪战场规则。

一、隐身高空侦察尖兵:彩虹 - 7


作为中国首款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彩虹 - 7 采用翼身融合设计与锯齿状 “海狸尾” 结构,通过吸波涂层和共形雷达天线将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压缩至 0.01?以下。其 27 米翼展与 8 吨起飞重量赋予 16 小时续航能力,可在 1.6 万米高空执行战略级情报收集任务,配合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实现 360° 无死角战场感知。 未来将与歼 - 20 组成 “隐身搭档”,穿透敌方防空网络执行精准打击。

彩虹 - 7

二、实战验证的察打一体之王:翼龙 - 3


在 2025 年中印边境冲突中,翼龙 - 3 凭借 AI 自主导航系统成功绕过印度电子围栏,引导 FD-2000 防空系统摧毁印军 T-90 坦克集群。这款中航工业最新机型采用复合挂架设计,可同时搭载 12 枚蓝箭 - 21 反坦克导弹与 LS-6 滑翔炸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实现 10 个目标同步追踪,打击误差小于 5 米。

翼龙 - 3

三、隐身攻击的空中幽灵:攻击 - 11


作为全球首款列装的飞翼式隐身无人机,攻击 - 11 的 RCS 仅为 0.001?,优于美国 F-35 并接近 B-2 轰炸机水平。其 14 米翼展与 2 吨载弹量使其可携带 8 枚精确制导弹药,配合涡扇 - 19 发动机实现 0.9 马赫巡航速度与 4000 公里航程。2024 年珠海航展上,攻击 - 11 首次公开舰载型设计,未来将部署于福建舰,与歼 - 35 组成 “有人 - 无人” 协同编队,执行反舰与制空任务。

攻击 - 11

四、电子战领域的隐形王者:无侦 - 10


无侦 - 10 作为全球首款专业电子战无人机,配备全频段被动雷达侦察系统,可在 400 公里外定位敌方防空雷达,并在 200 公里内实施电磁压制。其隐身设计将 RCS 控制在 0.1?,2024 年 5 月穿越东海时,日本 F-15 雷达仅在 100 公里处短暂捕捉到信号。无侦 - 10 还可挂载 6 枚鹰击 - 9E 反舰导弹,实现 “侦察 - 干扰 - 打击” 闭环作战。

无侦 - 10

五、忠诚僚机的未来之星:飞鸿 - 97A


飞鸿 - 97A 采用 “异构蜂巢” 设计,机腹弹舱可携带 12 架 FH-901 巡飞弹,投放后自主组网形成蜂群攻击。其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实现 360° 无死角侦察,AI 辅助决策系统可在 0.3 秒内完成目标优先级排序。2025 年阿布扎比防务展上,飞鸿 - 97A 外贸版引发北约国家高度关注,其单价 2000 万美元仅为美国 MQ-25 的 1/3。

飞鸿 - 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