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坑守备战,项英归队

---
a black and gray compass

项英等在原石井坑党支部书记赵允保的带领下,沿着村子后面竹林旁的小路上了山,他们开始走的是羊肠小道,后来就根本没有路了。9日整整走了一天,始终没有绕出顽军的包围圈。到了晚上,他们就在一间烧炭的破茅草屋睡了一夜。

10日早上醒来,忽然听到山下村子里有军号声,懂得号谱的周子昆对项英说,下面是我们自己的人在吹号,是调5团1营1连的。我们赶快下山吧!项英很赞成。就这样,他们又折回到石井坑。

李一氓一行30余人,转了一夜也没能突围出去。10日在石井坑的谷道中,他们下去吃饭,遇见了5团正在向石井坑谷口前进,就决定跟随5团打游击去,李一氓等到了石井坑时,项英、袁国平、周子昆已到那里了。他们没有立即去军部找叶挺、饶漱石,只见项英独自一个坐在那里流泪。

项英一见饶漱石就问:“这件事告诉了中央没有?”饶说:“告诉了。”“中央有什么意见呢?你的意见又怎么样呢?”“我的意见是你回来继续工作。当然有些困难,但我可以从中解释。等一下我们去见军长,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饶漱石也批评了项英的错误,项英看了饶漱石给他的中原局的复电后说:“你现在完全有权利来批评我,你既然打了电报给中央,那么我也要打一个去,请求处分,同时把我的职务交给你代理。”

随即,项英向中共中央报告了离队的经过,并请求处分:“今日已归队,前天突围被阻,部队被围于大矗山中,有被消灭极大可能,临时动摇,企图带小队穿插绕小道而出。至9日即感觉不对,未等希夷及其他同志开会并影响甚坏。此次行动甚坏,听候中央处罚,我坚决与部队共存亡。”

---
line drawing of a dog

军分会是个扩大会议,团以上干部都参加了会议。项英首先发言,第一个意见就是辞职,将他的职务全部交给饶漱石负责。散会后,项英就到叶挺那里去了,和他谈了一会。项英走后,叶挺就把饶漱石找来,对他说:“政治委员,只要是党的决定,我没有不拥护的。”饶漱石告诉叶挺说,项英有这样一个意见,就是现在军队的一切部署及其他一切都由你来主持,叶挺听了没提反对意见。

中午,又召开军事会议,研究下一步如何行动问题。叶挺主张在石井坑坚守四五天,看看中共中央与蒋介石的交涉和江北新四军部队配合及声援,能否使蒋介石部队停战让道。因这时的项英已不好提什么意见,饶漱石又不懂军事,所以叶挺的主张很快通过了。

10日这天,项英与叶挺又联名致电毛泽东、朱德:我全军被困于泾县茂林以南,准备固守,可支持一星期。请以党中央及恩来名义,速向蒋、顾交涉,以不惜全面破裂威胁,要顾撤围,或可挽救。一周后如无转机,则将全军覆没。盼立示。

10日,毛泽东、朱德致电叶挺:希夷(叶挺)、小姚(饶漱石)的领导是完全正确的,望全党全军服从叶、饶指挥,执行北移任务。你们的环境虽困难,但用游击方式保存骨干,到达苏南是可能的。中共中央的电报特别提到了“用游击方式“,可惜这一指示没能很好去去领会、执行。

---
line drawing of a dog

10日上午,叶挺军长命令工兵连上东流山构筑工事。工兵连快到东流山山顶下面的两个山头时,敌40师119团、118团一部攻占了东流山山顶,打掉了守卫在山顶的新四军五团一个排,其余一个营也支持不住退了下来。

眼看东流山要失守,工兵连见状迅速占领这两个山头,与占领山顶的敌人展开了血战。工兵连本是来构筑工事的,且只有60余去步枪、3挺手提式机关枪,顽军在山顶上架起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压住工兵连阵地火力后,向两个山头冲下来。工兵连将敌人一次又一次击退,守住了阵地。

战斗打到下午4时,工兵连伤亡很大,连长和指导员牺牲,全连包括轻伤员只剩10余人。这时,坚守东流山阵地的5团,在教导总队配合下,向顽军发起全面攻势,夺回了东流山最高点,并打退了已经攻到山腰的敌144师430团。

11日这一天,顽40师接连向东流山发起10余次进攻,均被新四军5团击退。下午5时,终因寡不敌众,顽40师118团、119团再次攻占了东流山制高点。叶挺命令1纵队的一个整编营上东流山增援,同时,2纵在5团右边前沿阵地支援。当晚,5团又夺回了东流山制高点。

---
line drawing of a dog

12日早晨5时30分,上官云相下令:“各总队即刻开始向当面之匪军进行拂晓攻击。“随即,国民党军各部队向石井坑的新四军发起向心合击。这一天,在石井坑的周围,到处都在战斗。

13日下午,国民党军各个师向石井坑发起了第三次总攻。在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日军飞机曾以12架的大编队,飞临东流山的上空,为蒋介石的罪恶反共行径、为国民党军助威。新四军五团在东流山已经坚守了3个昼夜,伤亡惨重,13日傍晚,东流山第三次失守。

东流山失守,顽军从东流山最高点往下冲,白山等石井坑周围阵地纷纷告急。叶挺军长决定分散突围。为掩护军部和主力部队突围,他命令余立金率领教导总队反攻东流山。天黑前夕,教导队分两路向东流山上发起进攻。

东流山高高低低有5个山包,这时从南面迂回过来的顽军,已经占领了最高的2个山包,并向下发展。顽军居高临下,左右火力封锁着教导总队的总队。教导总队分成若干个战斗小组,利用顽军火力死角向上攻击,终于占领了3个山包,再也无法攻上去了,就选择一个凹地转为防守,形成的火力网,使顽军部队无法冲下山来。

13日夜,香炉墩、象形山相继失守,教导总队腹背受敌。余立金按照叶挺军长“边打边撤,掩护军部向火云尖方向突围”的命令,率领教导总队迅速撤离了东流山阵地,向北面的白山转移,爬到半山腰回头一看,石井坑,特别是原军部指挥所,已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
line drawing of a dog

随着东流山、香炉墩、象形山等石井坑周边的阵地相继失守,军指挥所已全部嘉嘉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双方进入了混战状态。叶挺军长在狮形山召开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分散突围。

叶挺军长下命令说:“第二纵队新、老三团组织起来打正面,军部跟进;教导总队负责打掩护;山上的总队原地坚持,牵制敌人。”军部撤离石井坑后即分两路突围,叶、饶一路,项、袁、周一路。叶军长带领10余名随从人员开始突围。

军部秘书长李一氓是最后一刻撤退的军部首长,他命令译电员拍发了由叶挺署名的给延安的电报,大意是:敌已攻下山来,弹尽粮绝,再难坚守,我等决定分散突围。这是给中共中央发出的最后一次电报。

随即,李一氓命令烧掉密码,砸毁电台,并带领译电员和警卫班战士共20余人,开始突围。夜间,老3团、新3团十几个号兵同时吹响了开饭后(突围的信号),发出了分散突围的命令,被围困在石井坑的新四军总队,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地冲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