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倪家营
1937年1月28日,西路军从西洞堡回师后,二进倪家营,将全军指战员集中在这里,布防于方圆10里之地的43个村庄内。1月29日,马步芳将其防堵红军的主力及大量民团,火速向倪家营地区集中,对西路军展开了全面围攻。
为集中兵力,形成拳头,西路军将10个团约8000人左右的部队收缩在下营子地区的20多个村庄和上营子的三个村庄里,以三十军扼守西南方向,九军扼守东北方向,两军前沿阵地相接,纵深梯次配置,构成一个椭圆形的防御体系。
红三十军是西路军的主力,他们防守的阵地是敌人进攻的重点方向,激烈的战斗,首先从这里开始。红八十八师是三十军的主力师,考虑到西南面是敌人重点进攻方向,三十军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他们。
1月31日上午,敌人接连发动了三次进攻,每次进攻都使用了两个旅以上的兵力,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八十八师阵地。敌人进攻先以飞机滥炸、炮火轰击,待炮声一停,成群的步骑兵以轻重机枪密集火力为排斥,在督战队的威逼下,乘着弥漫的烟雾不断发动冲锋。当敌人逼进到离阵地二三十米的时候,一声号令,战士们像猛虎捕食似的跳出工事,挥舞着战刀杀得敌人抛下满地尸体,狼狈逃去。
后来,敌人一面从正面攻击,一面又集中大量兵力,连接发动了两次迂回进攻,猛攻西路军侧翼。第一次西路军以二六五团和二六八团进行反攻,将敌人打出村外,收复了原来的阵地。第二次敌人来势更凶,沿着雨水冲刷的自然沟渠,插到西路军阵地两侧,总部附近的屯庄都受到了攻击。徐向前上到房顶上观察敌情,亲自指挥战斗。三十军组织八十八师一个团和八十九师两个团,向攻入村寨群落内的敌人反击,将敌人打退。
在马家军重围倪家营的几十天里,西路军各部无日不战。宋保仁屯庄、宋廷杰屯庄、北营子村、张孔玉庄……下倪家营的每一个村庄,每天都处在炮火硝烟的激烈厮杀中。就这样,从黎明到黄昏,西路军指战员们浴血奋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三十军一次反击就砍死敌人800余名。
战斗持续到2月中旬,西路军在倪家营先后击退敌人的大规模进攻达八九次之多,总计毙伤敌万余人,取得了惊人的战绩。但西路军自身伤亡亦大,兵力已不足万人。敌人有补充,攻势不断加强;西路军则孤军奋战,有耗无补,处境越来越艰险。
西路军在倪家营已经无法再生存下去。在徐向前的提议下,西路军召开军政委员会会议,讨论当时的处境和行动方针,做出了转移的决定。2月21日,西路军撤出了倪家营,突围至威狄堡地区。
威狄堡(今新华)又叫威敌堡,位于临泽县西部,距倪家营30余里。21日晚,西路军连夜突围到这里,马家军天明时分也跟踪而至。西路军发现威狄堡的堡寨太分散,地形不利,容易被敌人封锁分割,因此决定再次转移。
徐向前主张向祁连山转移,但陈昌浩认为这是“右倾逃跑”,两人为此发生激烈的争执。这时,中央来电:“甲、固守五十天。乙、我们正用各种有效方法援助你们。”陈昌浩又一次占了上风。
在陈昌浩的坚持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连夜回师,继续固守倪家营,这就注定了最后失败的命运。回到倪家营后,西路军各部队按照以前的部署布防;敌人和以前一位,天刚亮就发起进攻。这次的战斗比前次更加激烈和艰苦,敌人人数众多,源源不断得到补充;而西路军则缺衣少穿,弹尽粮绝,唯一富有的就是不屈的精神和不灭的斗志。
再战倪家营,西路军和敌人浴血拼杀了五昼夜,敌人大规模的进攻就有三次,尤其是第三次进攻,比任何一次都激烈。敌人集中所有兵力,从下营子西面的左右两个方向猛攻西路军阵地,凭借优势兵力,分割包围西路军固守的各个围子,切断了西路军指挥机关与前沿阵地的联系,并且冲到西路军阵地纵深处与后方部队发生激战。
战斗已发展到逐围子争夺,逐屋争夺的白热化程度。三十军经过几次反攻,终于将敌人暂时打退,但是敌人并未死心,继续集结兵力,企图分割包围西路军。一天中,不足四个团兵力的西路军同敌人反复争夺,肉搏了五次,夺回了主要的阵地。为了保存力量,西路军暂停了反击,敌人也攻得筋疲力尽,于是又形成了短暂的对峙局面。
西路军在倪家营的消耗战,也用尽了自身最后的一点力量。在激战中,西路军不断向中央告急,请求速派援后。2月24日24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中革军委,反映西路军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关头,企盼中央派兵援助。
西路军频频向中央告急,党中央也焦虑万分,采取各种手段高潮进行援助。2月26日中午中央一面复电西路军,要求“固守五十天“,”我们正用各种有效方法援助你们“。毛泽东还致电红军前敌总部,指示增援军”立即准备完毕“待命出发。
但是,此时的西路军已经没有固守的能力。2月27日,西路军再次从倪家劳突围而出,转移到西北方向的沙河,但形势仍然不利,又连夜向西南方的三道流沟转移。西路军在倪家营血战28天,击毙敌3000多人,歼敌近万。西路军也伤亡惨重,损失达三四千人,多名团以上干部牺牲,此时西路军全部人数已不足万人。
在红西路军队伍中,有着一支由女战士独立组成的妇女抗日先锋团。妇女先锋团的前身,是诞生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妇女独立团,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有大批贫苦妇女参加了红军,成立了一些妇女武装。
1933年3月,中共川陕省委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组建一支正规妇女武装,成立了由陶万荣任营长、曾广澜任教导员,秦基伟任军事教官,共400余人的妇女独立营。 1934年3月,中共川陕省委以妇女独立营为基础,成立了由曾广澜任团长,张琴秋任政委,共1000余人的妇女独立团。
随着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1935年2月,在妇女独立团的基础上,成立了直属红四方面军总部领导的妇女独立师,张琴秋任师政委,下辖两个团,第一团由张琴秋任团长兼政委,第二团由刘伯新任团长,曾广州澜任政委,全师共2000余人。
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后,1036年4月,红四方面进行整编,将妇女独立师缩编为妇女独立团,由王泉媛任团长,吴富莲任政委,彭玉茹任参谋长,华全任政治部主任。10月,根据方面军命令进行了整编,组成了妇女抗日先锋团,由王泉媛任团长,吴富莲任政委,曾广澜任特派员兼副团长,彭玉茹任参谋长,华全双任政治部主任,全团共1300余人。
10月下旬,妇女抗日先锋团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西渡黄河,编入红西路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西征历程。